當前位置:主頁 > 永遠懷念!中國有位袁隆平!
時間:2021-05-24 17:27:02來源:向陽生涯作者:向陽生涯點擊:3529
但我們不需接受這個事實:這位令全世界矚目的、“養(yǎng)育”了億萬人口的“世界雜交水稻之父”兼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科學家,因多器官功能衰竭,已于長沙逝世。
近兩日,注定成為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銘記的悲傷日子,醫(yī)學界的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,在近日與袁老相繼離世。俠之大者,國之仁士,愿世間如你們所愿,醫(yī)食無憂。
今天上午明陽山下人民雨中送別袁老的視頻里,浩浩蕩蕩綿延3里的隊伍讓向陽君感觸頗深。
袁老曾說:“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,就足夠了。” 如今做到了,他卻走了。
埋頭苦干,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;宅心仁厚,他把蒼生裝在心頭上!
13時07分,袁爺爺是等我們吃完飯,才安心走的!
網(wǎng)上流傳的一張聊天截圖顯示:在他有意識的時候,只問了兩件事,一件是試驗田的稻子怎么樣?
袁老臨別之際內(nèi)心最放不下的,依舊是堅持了一生——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使命。
向陽生涯首席職業(yè)規(guī)劃師洪向陽先生所著《10天謀定好前途:職業(yè)規(guī)劃實操手冊(第二版)》中有言:
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與眾不同的,都擔負著自己特定的人生使命或天職。
有人很早覺悟,有人發(fā)現(xiàn)較遲,也有人甚至一生無法覺悟,袁隆平先生屬于很早就開竅覺悟到:
“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,我的身體還可以,腦瓜子還不糊涂,所以說,我還可以繼續(xù)工作,繼續(xù)做對人民、對社會、對有意義的工作。”
——袁隆平2020年11月3日
很早時候,袁老就洞見了未來,并深信自己的未來充滿健康、快樂、富足、成功,他樂呵呵地享受著雜交水稻,未來屬于他的喜悅感覺。
一直很喜歡袁老的開朗豁達,那句“雜交水稻應該世界共享”體現(xiàn)著袁老的博大胸懷。
我們驚嘆于袁隆平院士這一生堅持使命,萬古流芳的成就,也思考過要振奮起來,將袁爺爺去世的這份沉重悲傷,化為前行的力量。
曾經(jīng),在向陽生涯ccp生涯規(guī)劃師、CCDM高級職業(yè)規(guī)劃師的課堂上,向陽生涯的專家團隊也談及過袁隆平找尋并確立使命的例子。
并教我們分3大步驟來盡快找到自己的使命,其中提出了諸如這些問題:
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事情是你特別想做的?
我們的最需要什么?
把的需要作為我們的使命,這是很有價值的想法。
讓你非常享受那件事取得的成果,并很受身邊人的贊揚?
多年以后,你坐在公園長椅上回顧自己一生的時候:
令你感到驕傲的事情是什么?
你影響了這個世界多少人?貢獻有多大?
或者,時光流轉(zhuǎn),你即將離開人世:
有多少人愿意在你離世時為你送行?
有多少人感到你的離開是世間莫大的損失?
時光繼續(xù)向前推進,當你離開人世50年之后:
還有多少人會記得你、懷念你?
他們會如何評價你?
向陽君想,這些答案在袁老身上的映照已不言而喻。
袁老這輩子,將水稻研究這件事做到了極致,始終在這個目標上力行深耕,最終一次次突破了自己創(chuàng)下的世界紀錄,實現(xiàn)了一直堅持的人生夢想,完成了自我的職業(yè)價值。
山河嗚咽,前日山河震動
原來是為袁老送行
他總說自己是農(nóng)民的兒子,今天
稻穗低頭,山川沃野悲傷
14億只碗盛著水稻晶瑩的淚珠
從一苗青綠,到金黃遍野
風驟雨急,嗚咽著他的離殤
他去往了天堂,天堂溢滿稻香。
唯愿先生千古!保佑人間
從此沒有災難,沒有饑荒
也愿風趣可愛的先生一路走好!
您的“禾下乘涼夢,覆蓋全球夢”
將隨著滿懷職業(yè)信心的后輩們
貢獻的每一份力量逐步實現(xiàn)!
職業(yè)生涯規(guī)劃-職業(yè)規(guī)劃-個人職業(yè)生涯規(guī)劃-職業(yè)生涯規(guī)劃師-向陽生涯24年培訓資質(zhì)
Copyright ? 2002-2025 向陽生涯 版權(quán)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:滬ICP備10018957號